路徑 : 服務介紹 > 最新消息
|
更新: 2025-08-29 3:53 AM |
【大紀元2025年08月29日訊】(大紀元記者楚方明多倫多報導)週二(8月26日),加拿大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,過去20年,加拿大醫療行業臨時外籍勞工(TFW)數量激增近1,700%,從2000年的3,200人增至2022年的57,500人,增長近17倍。臨時外勞的增加顯示醫療行業人力嚴重短缺。但專家警告,外勞不穩定的身分容易被剝削,影響個人安全與照護患者品質。 加拿大醫療業人力短缺危機加劇 自COVID-19疫情以來,加拿大醫療系統面臨的勞動力短缺危機日益嚴重。報告指出,為應對短缺,政府一直積極招募國際培訓的醫療工作者,以填補人力缺口。 加拿大醫療行業長期人力不足,疫情後問題加劇。2024年第四季《工作空缺與工資調查》顯示,醫院空缺率達5.6%,護理與養老機構空缺5%,遠高於所有行業2.9%的平均值。 醫護行業加班現象普遍,2024年19%的醫護人員(不含管理層)需要加班,其中,護士及醫療專業人士加班比例高達25%。這些數據凸顯醫療系統運轉已達極限,工作壓力對現有員工與患者照護構成挑戰。 臨時外勞面臨風險 多倫多聖邁克爾醫院(St. Michael’s Hospital)家庭醫師、多倫多大學家庭與社區醫學系助理教授丹亞爾·拉扎(Danyaal Raza)表示,工作品質即是照護品質,「如果工作環境允許不良雇主剝削,將不利於患者」。 拉扎認為,臨時外勞因擔心被驅逐,較少抗議惡劣條件,但他們應獲得與其他醫療工作者相同的保護與永久居留途徑。 渥太華大學教授、加拿大健康人力網絡主任艾薇·布爾若(Ivy Bourgeault)對過度依賴臨時外勞表示擔憂,稱醫療人力短缺源於長期員工過度疲勞與流失,僅靠臨時勞工無法解決根本問題。 布爾若強調,需要改善國內招聘與工作條件,進行長期規劃以確保醫療系統的可持續性。 外勞結構與地區分布 報告顯示,醫療行業臨時外勞的組成隨時間變化。2000年代初,多數外勞持有特定健康職業許可,主要在醫院或門診服務工作。自2010年起,開放工作許可及非健康職業許可增加,更多外勞進入護理與養老機構。 自2017年以來,印度超越菲律賓,成為醫療外勞最大來源國,集中在安省、卑詩省和魁北克省。2022年,臨時外勞占門診醫療服務的3%、醫院的1.2%、護理與養老機構的4.9%,其中居家護理占比更高達7.9%。 永久居留與公平待遇 統計局數據顯示,2000至2022年間,近60%的醫療行業臨時外勞獲得永久居留權。拉扎認為,給予外勞完整身分是解決人力短缺的關鍵。 布爾若認為,加拿大需深入思考如何縮小醫療人力短缺與人口需求的差距,通過長期投資與政策支持實現穩定發展。 責任編輯:文芳 |